北京市延庆医院

内网OA | 手机版
正在获取日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健康知识宣传】北京市延庆区医院举办2025年“世界慢阻肺日”科普宣传及义诊活动

作者:周洁 来源:呼吸科 发布时间:2025-11-19 15:42:02
字号:
+-14
浏览次数:

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旨在提高公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知,强调早期诊断与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为响应这一倡议,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携手多学科专家团队在医院东连廊举办科普宣传与义诊活动。

图片4.jpg

初冬的清晨略带寒意,门诊大厅的义诊区域前已聚集了不少闻讯而来的市民,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也不乏一些关心自身肺健康的年轻人。来自呼吸科、康复科、营养科、感染疾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药师等多学科专家参加此次义诊活动。专家们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病史,仔细阅读他们带来的影像资料,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导。对于疑似患者,医生们给予了高度关注,建议其进行进一步检查。呼吸专科医师及临床药师还带来了生动的“吸入装置正确使用”工作坊,手把手教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吸入剂,解决了“药吸了却没进肺”的普遍难题。《慢阻肺防治知识手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被市民们争相索取,成为带得走的“健康宝典”。

图片5.jpg

图片6.jpg

本次活动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面对面的专业诊疗与咨询服务,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健康知识普及,将“防、治、管”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参与者。整整一上午,义诊团队接待了超过30名市民,健康咨询及宣教4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份。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温馨而有序。一位被慢阻肺困扰多年的王大爷在得到专家的细致解答后,激动地说:“以前总觉得喘不上气是老了的缘故,今天才知道是生病了。医生讲得很清楚,我还学会了怎么正确喷药,心里踏实多了!”

2025年“世界慢阻肺日”的宣传活动已圆满落幕,但我们对呼吸健康的守护永不落幕。这次活动是一座桥梁,连接了医患,传递了知识,播撒了希望。未来,呼吸科党支部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定期开展此类公益活动,深入社区、基层,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正视呼吸健康,并及时获得更多专业帮助。

[知识链接]知己知彼,方能“呼吸”自如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俗地说,就是气道变窄,呼吸变得不通畅,像被堵住了一样。它主要包括我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二) 谁是高危人群?

如果您符合以下情况,就需要格外警惕:

1.长期吸烟者:这是最首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二手烟”、“三手烟”。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者:如煤矿、纺织、化工、重金属等行业的工人。

3.长期室内空气污染暴露者: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使用生物燃料(如柴草、动物粪便)取暖、烹饪。

4.有慢阻肺家族史者。

5.年龄在40岁以上,且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的人群。

(三) 如何识别早期信号?

慢阻肺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早期极易被忽略。请警惕“信号三联征”:

1.慢性咳嗽:通常是首发症状,初起间歇性,晨间明显,后逐渐发展为整日咳嗽。

2.咳痰:一般为少量白色黏液痰,急性加重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如上楼、快步走时感气促,后期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四) 如何诊断与评估?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这是一个无创、简单的检查,您只需按照医生的指令,对着仪器用力吹气,就能客观评估气道阻塞的程度。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将其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五) 慢阻肺的综合性治疗与管理:

一场需要坚持的“持久战”。慢阻肺虽不能完全逆转,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1.基石:戒烟与避免暴露

戒烟是唯一最有效、最经济的干预措施,在任何阶段戒烟都能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同时,应避免接触二手烟、雾霾、厨房油烟等有害气体。

2.核心:药物治疗

主要依靠吸入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它们直接作用于肺部,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切记:吸入治疗需要长期、规范使用,即使感觉良好也不能擅自停药,需遵医嘱定期复诊调整。

3.关键:肺康复治疗

这是一套个性化的综合方案,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运动训练(如步行、打太极)、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能显著改善活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

4.保障:疫苗接种与急性加重管理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急性加重风险。一旦出现咳嗽、咳痰、气短比平时加重,需及时就医,控制急性加重,这是延缓疾病进程的关键。

5.长期家庭氧疗:对于重度和极重度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超过15小时,可以改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文/图 呼吸科 周洁

上一篇: 【健康知识宣传】文学神话融科普,护理比赛“活”起来——北京市延庆区医院举办2025年护理健康教育比…

下一篇: 【健康知识宣传】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开展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

相关文章|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