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抗疫故事】日夜奋战 守护美好家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记得2003年的“非典”,我还是一名学生,对疫情的感受就是假期好长,不用上学,从电视里看到许多医务人员战胜“非典”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2020年的“新冠肺炎”,我作为发热门诊的一线大夫在与“它”战斗着,切身懂得了为什么会有人“逆行而上”。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为了医务人员的职责与担当,只是为了守护美好家园。
一、勇挑重担 筑起抗疫坚实防线
2020年1月21号,一个紧急电话,让发热门诊的防控疫情工作由“防控流感”转向为“新冠肺炎”。自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打响后,发热门诊就是抗击疫情的咽喉、关口与前哨。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接诊制度。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科室主任何梅英反复强调发热门诊工作重要性,逐字逐句研读各版诊疗方案,天天晨会培训各版诊疗指南及重点、带领督导大家反复视听视频讲课,根据疫情及医院部署随时修订诊疗流程。从预检分诊护士、接诊医生、到科主任都高度警惕,严防死守,严把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筛查关,绝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发现可疑患者40多人,经过专家组讨论留观医学观察患者40人,及时上报专家组会诊讨论,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构筑了一道阻击疫情的坚实防线,为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紧张有序 有条不紊开展救治
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即使在规范防护下,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考验。面对高风险,面对困难,他们毅然向前,用自己高超的专业技术救治每一位来诊的患者。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回响:我是一名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2020年2月9日23点,预检分诊护士接待一位老奶奶,她的儿子、儿媳、孙女均有武汉旅居史。虽然均已解除隔离,但是她的孙女隔离期间曾有咳嗽症状,现在患者也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分诊护士初步判断患者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立即将患者引导到隔离室,通知值班医生穿好防护服接诊患者。后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留观筛查。随后,老奶奶的家属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她的儿子为高度疑似患者。经过发热门诊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老奶奶的病情很快好转。
虽然处在这样高危的环境中,但我们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对于前来就诊的所有发热患者,我们全部都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问诊、鉴别、诊断,并通过血液学、影像学等检查手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患者状况。
三、迎难而上,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没有一个人掉队。我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地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们也有父母需要照顾,也有小孩需要陪伴。我们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只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早日和家人团聚。
54岁的张丽芝大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身体较为虚弱,家中还有瘫痪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身为发热门诊最年长的大夫,她克服自身的种种困难,坚持一线工作,坚持上夜班。在抗疫的工作中,她的身影,鼓舞着所有发热门诊的年轻人。
过敏体质的陈振生大夫,由于对N95口罩过敏,在完成每天连续9个小时的奋战后,他都会颜面部红肿,眼睛红肿。陈大夫笑着说:“我老是容易过敏,睡一觉就好多了,没事啊!”。在轻声言笑的背后,是无尽的辛酸,让人心疼。
傅婷婷大夫,由于夜班熬夜,结膜红肿,去眼科就诊时,被告知是结膜炎。医生开医嘱让她休息一段时间,但她在病情稍稍好转后,就急匆匆的重返岗位。她说:“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我才安心。”
张文东大夫,家里还有年幼的两子,每次和家里视频通话,儿子都要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每到这个时候,张大夫的眼里都会噙满泪水,这是孩子对妈妈的思念。
江梦余护士,凌晨接到家人的电话,她的妈妈摔伤骨折了。她的内心焦灼万分,恨不得立即飞奔到妈妈身边。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科室每一个人都是连续作战,能休息的时间都很宝贵,她不忍心打扰同事。在坚持完成各项工作后才急匆匆的跑去照顾母亲。
张莉莎护士,家里10个月的孩子。为了抗击疫情,她毅然放弃了母乳喂养,天天奋战在医院。年轻妈妈满满的是对孩子的亏欠之情。我们多么想对孩子说:“孩子你长大后,一定会理解你的妈妈,并且会为有这样的妈妈而骄傲的!”
还有主动帮助同事,放弃休息的杨柏超;将年幼孩子交给家人照顾,全身投入工作的刘一丹、周晗;自愿承担起肝炎、肠道门诊工作的菅寅生;身体不适却坚守岗位的郭晶晶、张雪。当然,还有我身边的每一个医务人员,无论是药房、检验、还是放射,他们也都在发挥各自专长支持发热门诊的工作。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一直坚守着这个信念,只要疫情没有过去,病毒没有消灭,我们就会在一线坚守到底。愿你我都能守住岁月,待到春光灿烂之时!让我们一起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上一篇: 【抗疫故事】当好医院的“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