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患无国界 这里的温情他将永记心中
11月2日,延庆区医院新住院处一楼入口处,一位高大、帅气的外籍小伙子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妙手回春,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骨科医疗团队手中,以此表达他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与敬意!
原来这位年轻小伙子是参与2021年“相约北京”冬季系列体育赛事的造雪人员。10月27日,他因高处坠落伤致右足跟部肿胀,由120送至延庆区医院急诊。经过查体,主诊医生发现患者潜在开放右跟骨粉碎骨折,骨折断面移位较大。结合X线检查,考虑骨折严重、骨折块挤压皮肤、皮肤张力大,若不及时复位,随时都有骨折断端刺穿皮肤造成开放骨折的风险。一旦骨折开放,感染与坏死几率将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将更大,患者恢复时间也更长。骨科医生哈秀民做出判断后,第一时间请示冬奥医疗保障中心主管领导。在了解急诊手术的迫切性后,院领导立即下达开通绿色通道的指令。哈秀民说:“我们快一分,风险就降低一分,一定要让患者的损伤降低到最小。”
19点20分,手术室护士长李想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要为一名外籍患者紧急手术的通知。通知值班人员、准备手术物品、确定手术方案、调试好手术间温湿度……各项工作忙而有序地进行着。由于这是冬奥测试赛以来第一位外籍手术患者,只能讲俄语,为确保手术各环节顺利,李想与值班护士们准备好翻译机,共同迎接这位“特殊”患者!
22时40分,患者进入手术室,在翻译机和翻译软件的协助下,无论是帮患者过床、加盖被单为其保暖,还是建立静脉通路、麻醉监护,亦或是准备电动止血带、调适C型臂透视机器,每项流程都未曾因语言障碍而受影响。身在异国他乡,患者情绪很是紧张,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安抚下,他慢慢放松下来。22时45分,麻醉诱导开始,麻醉医生王磊磊顺利完成了气管插管。23时20分,手术开始,北医三院冬奥医疗保障骨科专家吕扬主刀,哈秀民、高大海两位医生协助,在手术团队默契配合下,次日凌晨1时25分顺利结束手术!
麻醉停药,恢复平卧位,患者即刻恢复自主呼吸。睁开眼睛后,在气管插管被拔出的第一时间,翻译机传出“我的感觉很好,谢谢大家!感谢所有人!”医护人员习惯性地回答:“不客气,不客气!”这时,彼此语言虽然不通,但传递在医患间的温情却打破了国度。
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已是深夜,尽管被汗水浸湿的刷手服冰冷地贴着身体,但这一切都很值得!术后第一天换药时,当患者看到自己五六公分的伤口及渗血,急切地以俄语询问医护人员。了解到患者母语为俄罗斯语,第二语言是不太精通的英语时,高大海医生一边用英语安慰患者,一边通过翻译软件进行专业解释。经过一遍遍解释,患者情绪慢慢平稳下来,开始配合换药治疗。这之后,医护人员通过翻译软件进行专业的术后宣教,而饮食、休息、检查等通过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病区实行封闭管理,怎样保障外籍患者及陪护人员及时用餐成为病区管理的一项难题。为此,护士长胡黎婷决定由不同班次人员共同承担起协助患者取餐进食的任务。当患者拿到适合自己口味儿的饭菜时,都会不停地面带微笑竖起大拇指:“THANK YOU! THANK YOU!”
在看到骨科病房为他精心准备的拐杖,在得知主刀医生吕扬结束24天测试赛保障任务后刚进家门就又匆匆从市区返回为他手术,当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大胆地迈出第一步时,这位坚强的俄罗斯小伙子留下激动的眼泪。
体育赛事无国界,医疗更没有国界。身在异乡,他却感受到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仁心大爱。经过6天精心治疗,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出院。这份美好的医患之情却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出院后,他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心意以锦旗的方式送到骨科医疗团队手中,表达他的感激之情。这一刻,来自医患双方的脉脉温情,温暖了所有人!
据了解,在目前疫情防控严峻的当下,从患者来院就诊到完成术前准备工作,时间不足6小时。这得益于医院对疫情防控要求的准确研判,得益于对常见疾病救治流程的不断梳理与优化,更得益于完善的检查、抢救、手术、住院一站式服务的就诊绿色通道。今后,延庆区全体医务工作者将继续把服务保障冬奥会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努力交上服务保障赛会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两张优异答卷。
整理/ 宣传科 张阳 区卫健委宣传中心 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