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医院

内网OA | 手机版
正在获取日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

儿童保健

良好喂养行为的建立

字号:
+-14
浏览次数:

喂养是儿童养育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喂养行为包括儿童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儿童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它与儿童的营养状况、生长发育、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喂养行为受到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态度、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长期不适宜的喂养行为,将造成喂养-营养失平衡,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若儿童早期出现营养不良,可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增加慢性疾病的易感性。早期超重、肥胖可增加儿童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发生肥胖的机率,会带来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并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因此儿童早期喂养行为已成为儿童营养、心理行为研究者和儿童保健医生关注的热点。

6个月以后给樱儿添加其他食物,不仅能弥补母乳的不足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还能发挥儿童的潜能。因为学吃泥糊状食品的关键期是5~7个月,学习咀嚼的关键期为7~9个月,且辅食添加过程也是锻炼胃肠功能逐渐成熟的关键期,如果过了关键期,即使提供充分的营养,孩子也无法充分表达已被压抑的潜能。儿童早期教育就是通过刺激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丰富他的经验,达到启迪智力的目的。接触新食物时可刺激各种感知的发展,促进智力发育。看到大人吃东西时,孩子会盯着食物,张开小嘴,兴奋地等着大人来喂,甚至会有咀嚼动作。一旦新食物进入口中,舌头即开始体验食物的性状、软硬和颗粒大小;鼻子开始闻食物的香气;味蕾品尝食物的味道。随后,这些感觉将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丰富的神经通路从而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握勺学吃饭的过程,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的练习也有利于智力发展。

另外,学吃泥糊状食品是婴儿减少母亲依赖,进行精神断奶的开始。从食物添加至完全断离母乳,更是孩子心理逐渐成熟、迈向独立的重要转折期。学吃进程中不断经历的喜怒哀乐、满足感、被强迫进食、违拗反抗等多种心理过程,也是促进孩子心理成熟必须应积累的体验。

喂养时间是学习和关爱的时候,喂养时和孩子说话并要有眼神的接触。喂养时间如果很愉快,孩子会吃得更好。要在孩子清醒和愉快时进行喂养。孩子如果困乏或者饿得太过以及心烦意乱,他就会吃不好。进餐时间有规律和没有干扰有助于孩子学习进食。儿童需要学习进食:父母给予鼓励和帮助,要很有耐心。

积极的喂养行为

帮助儿童进食,对他们的提示和信号要敏感。

喂养要缓慢和耐心,给以鼓励但不强迫。

l喂养时和儿童说话并要有眼神的接触。

积极喂养关键技术

用微笑、眼神的接触以及鼓励的话语来对孩子做出积极的反应。

喂养要缓慢和耐心,情绪要良好。

搭配不同的食物,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要多样来鼓励孩子进食。

当孩子停止进食时,要等待,然后再次给予食物。

l给予可以用手抓的食物以便孩子能自己吃。

如果孩子很容易分心,尽量减少干扰。

孩子吃饭时和孩子呆在一起并且要专心。


上一篇: 新生儿护理技巧

下一篇: 婴幼儿食物添加技术

相关文章|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