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袁峰 | 不辱使命 医者担当
2020年的春节,呼吸科与往年一样,患者数量激增。在科室工作量大、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主任及同事们承当了大量的诊疗工作,让我能安心的回老家看望父亲。我既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期待能早日与远在老家的家人团聚。同时心里又也充满了愧疚,因为父亲一人在老家,手腕骨折一个月了也没有告诉我,直到我准备回家的前两天才跟我说。那一刻,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我知道,他是不想我担心,怕影响我的工作。
当看到父亲肿的锃亮的手什么也不能干时,我的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只想好好在家多陪陪他,给他多做几顿饭。可是到家的第二天,新闻里不断地播报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许多医务人员放弃与家人的团聚,逆行而上,驰援武汉。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一名呼吸科的医生,我恨不得立即回到岗位上,回到需要我战斗的地方。敏感的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作为医生,你不能袖手旁观,工作重要,赶快回去吧!我这儿你们尽管放心,让你母亲回去帮你们看孩子,免得你们分心。”这就是我的父亲,理解、支持我的父亲。在那一刻,身为铮铮男儿的我,留下了热泪。
与父亲的团聚仅仅一天,尽管万分不舍,在父亲的催促下,还是尽快的回到工作岗位。当医院征集驰援武汉志愿者时,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并荣幸的成为医院第一批备战驰援武汉北京医疗队的一员。为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我不断学习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因为正值冬季,病房医疗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下班时间练习,但即使再累,只要有一点瑕疵,我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准确,我深知这并不仅仅关系着我个人安危,更关系着一个团队的安全,所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月13日,刚值完了一个几乎彻夜未眠的夜班,准备回家休息。还没来得及脱下工作服,就接到医务处电话。因疫情需要,我院成立发热隔离病房,要求我立刻到隔离病房报道。虽然非常劳累,但疫情就是命令,赶紧回家拿换洗衣服及日常用品。得知我要进入隔离病房,母亲、妻子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做好防护,两个年幼的孩子紧紧抓着我的手,与我约定待我打败新型冠状病毒胜利归来一起去郊游。看着家人担心的眼神,我尽量抑制内心的激动,但当背对他们时泪水还是不挣气的流了出来。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平安回来!”
虽然之前反复练习,做足了准备,但当推开隔离病房大门的一刹那,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的忐忑、紧张与不安。深深的吸一口气,给自己加个油、昂起头勇敢的走进去。问诊、查体、监测生命体征、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鼓励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书写病例、认真记录病情点滴变化;配置消毒液、各种设备的消毒、病房消毒,一个班次下来,脸上沟壑纵横,全身基本湿透,体力完全透支。
因为病房是新成立的,医生、护士均来自不同科室,我荣幸的被选为组长。利用休息时间,协同科主任构建病房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负责医生的排班、作为质控医师审核病例的书写等等。当主任问我是否愿意承担患者鼻咽拭子的采集时,我满口答应,心想:越是最危险的操作,越要往前冲。第一专业职责所在,第二不辱小组长的使命。当患者出院时,发来微信表达对我们的感谢,那个时候,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结束了在隔离病房两周的工作后,我又一次接到医院通知,投入到发热门诊的抗“疫”一线工作中。在发热门诊工作两周的时间里,我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不放过蛛丝马迹,认真的留取标本,严格的消毒,绝不能让病毒突破我们这层防线。
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发热门诊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小。但风云突变,国际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成为疫情防控重点。随着大批境外人员归国,首都国际机场防控压力陡增,3月23日,我再一次接到出发通知,马上到“新国展”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刚刚与家人团聚,难言分别,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在防疫的第一线,不把疫情彻底消灭,绝不收兵。
“新国展”作为首都国际机场疫情高发国家入境北京的旅客运转集散地,用于经机场检疫后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低风险人群临时集散。因为有了之前的工作经验,3月24日,在报道的当天下午我就被安排上岗工作。初春的北京,气温波动大,凌晨三点,工作站室温降至0℃左右,冻得人瑟瑟发抖。但到了中午时分,艳阳高照,隔离服里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透,那种滋味让人一言难尽。虽然艰苦但工作绝不能马虎,一丝不苟的测体温、认真仔细做好信息登记、做好每一位旅客的安抚工作,让他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严格消毒,不给病毒留下一丝一毫的传染机会,减少交叉感染。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和来自其他单位的战友们一起奋战。
在这场万众一心,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无论是在隔离病房、发热门诊、还是新国展,我都用自己的行动,彰显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着一名医者的铮铮誓言。
上一篇: 甘做疫情防控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