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优质服务”百日专项活动我们在行动系列(四)
延庆区医院有着60多年的文化底蕴,其中这里不乏出现一位位德高望重的名医名护,她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推行人性化服务,受到了患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平凡中的坚守
花白的头发,略微佝偻的背,健硕的步伐,慈祥的双眸,骑着老式凤凰牌大二八自行车往返于家与医院之间,车把上的小布包里装有老式长方形的铁饭盆,这是他自带的午饭。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延庆区医院儿科有着45年党龄的老杨大夫,从事着临床一线工作46年。
如今已经68岁的杨大夫,很多找他看病的小朋友都亲切地叫他杨爷爷,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依然选择留在临床一线,留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发挥余热。46年来他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出诊,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曾经记得一位普通发热的8个月患儿父亲带着情绪来到医院吹胡子瞪眼的要求杨大夫开输液,杨大夫经过诊查后,和蔼慈祥的告知家属“孩子就是普通感冒,吃点药就好了,放心吧,咱们能吃药就不要打针,能打针就不要输液,输液对孩子身体也是一种伤害啊。”孩子父亲当时并不认同,火气仍旧不减,“你要给耽搁了咋办,去北京,走!”老杨医生拦下要走的孩子父亲,继续执着的健康教育“听我的,按照要求吃药,出出汗就好了,你去北京
孩子更不舒服了。”此时,患儿的奶奶同意了杨大夫的治疗建议,她对患儿父亲说“就听杨大夫的吧,你小时候生病都找杨大夫,也没把你耽搁了,不都给你治好了嘛。”三天后,孩子果然没事了,奶奶特意找到杨大夫道谢。
目前全国儿科医生普遍短缺,入冬后,随着儿科流行性疾病高发期的到来,我院每位医生四天就要上一个夜班的情况下,杨大夫白天出门诊,晚上不休息,主动帮助其他医生接诊患者,减少患儿等候时
间,直到晚上11点多才骑着他的大二八自行车独自回家。46年来按照每年工作260日,每日接诊患者50人计算,杨大夫共接诊患者60万人次。46年来,他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的责任,为守护延庆儿童的健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他默默无闻的带动下,党员医生周永红晚上也主动帮其他同事接诊、维持秩序,周大夫说“杨大夫这么大岁数了,每天都在认真出诊,帮助大家,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不去帮助别人呢”.
我院儿科目前白天有四位医生出诊,日接诊量400余人,夜间一名儿科大夫值班,接诊量90余人。按照每人8小时工作制计算,每位医生马不停蹄的5分钟就要完成一位患者的问诊、查体、诊断、开药、用药告知等,所以儿科的每位医生都在加班加点拼命地工作。他们中午不下班不休息、晚上继续加班直至看完白天挂号的患儿;她们更不敢喝水,不去厕所,也由此儿科的柳春霞主任医师患上了泌尿系结石,疼痛使她坐立不安,但她想到这么多发热、咳嗽、脱水的
小孩以及孩子身边前呼后拥的众多家长,柳大夫克服困难继续坚持工作,每天利用下班后输液补水排石……
儿科医生默默地坚守,只为自己的小患儿能够得到更优质的诊疗与服务。
患者心中的“家里人儿”
干部综合科梁文霞副主任不仅业务精干,而且更能体恤患者生活上的疾苦,成为患者心中的“家里人儿”。
韩玉彬老人是千家店镇的一位低保老人,也是梁大夫的“家里人儿” 之一。他每次都会找梁大夫看病,通过看病梁大夫了解到这位患者每次来看病都要用上一天的时间,早晨从千家店坐车到区医院,看完病下午再等公交车回去。由于老人家庭经济困难,不舍得在外面吃上一顿饭,梁大夫心疼老人,为了让老人在看病这天能够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午饭,每次梁大夫都会在食堂定两份饭,一份自己吃,一份给患者吃。时间久了,韩玉彬老人除了对梁大夫的医术信任,更多的是对梁大夫人品的称赞!
2017年的春节前夕梁大夫想到生活困难的韩玉彬老人,早早地备下了年货,等待老人来看病的时候给他带回去。这样一位心系患者的好医生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四勤”的门诊护士
区医院冬天的内科门诊每天接诊量都在1000人左右,而这1000人的分诊工作除了由电子叫号系统分诊外,其余的工作量都要由两名护士完成,张金国就是其中的一名分诊护士,从事临床工作30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服务患者。
张金国护士的工作理念就是“四勤”,即嘴勤、眼勤、手勤、腿勤。她说“现在眼睛花了,护理工作中的很多精细活儿干不了了,但是我的嘴溜儿,我就多跟病人解释沟通呗。”内科候诊区里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不是在向病人做宣教,就是在候诊区里巡诊,要么就是搀扶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入厕,或是在高峰时段帮助医生维持秩序……
一次,一位中年患者坐在候诊椅上,意识淡漠头歪向了肩膀,被正在巡诊的张金国护士看到。她立刻上前询问患者,患者语无伦次的回答说有糖尿病史,她和医生怀疑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反应,给予紧急处理后,患者清醒,避免了患者出现更多的并发症甚至昏迷休克。还有一次,她在巡诊中,及时发现了一位心梗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康复了。此外,我们面对的多为农村百姓,担心急诊费用高,患者80岁以上合并疾病较多家属仍选择门诊看病,张护士在巡诊中,发现这样的老弱患者,总会热情的特殊关照,及时联系医生就诊,减少患者等候中的不适。
门诊就诊人员多、流动快,患者出现异常很难被其他病患发现,张金国护士说“门诊护士就要多去转一圈、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伸一把手”。也正是这样,才保障了患者从挂号到医生接诊这段候诊时间内的平安,使内科门诊做到了对患者的无缝隙管理模式。
(宣传科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