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优质服务】延庆区医院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是的!我们可以终结结核病!”3月21日延庆区医院开展“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全社会关注结核病防治,不断增强健康意识,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活动现场,通过设置咨询台、挂横幅、摆展板、贴海报、电子屏等形式营造宣传氛围。来自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疾控科、耳鼻喉科、中医科及临床药学等科室专家以义诊咨询、发放宣传折页和健康手册等方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了解结核病概念、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及国家免费政策等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通过主题宣传活动,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性,共同关注结核病,树立了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下一步,延庆区医院将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契机,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向公众不断宣传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同防同治的良好氛围,为终结结核流行打下坚实基础。
【科普知识】
对结核病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只要是得了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
我国是结核病负担大国,结核病患者人数基数较大,相信很多人身边就有不少的亲戚或朋友被诊断为结核病。我们都知道结核病属于一种传染病,所以很多人理所当然的就会认为,只要得了结核病,这个人就一定会传染给其他人,从而对所有被诊断为结核病的人避之不及。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高警惕性是好的,但草木皆兵的状态也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来一定困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纠正一个认识误区:不是所有的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首先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导致的一种疾病,感染结核菌的部位不同决定了其是否具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最常见也是最具有传染性的就是结核菌感染肺部所致的肺结核,病人通常会有咳嗽、咳痰的症状,这时候结核菌可通过结核病人痰液及飞沫空气传播传染给其他人,近距离接触上述病人,需严格戴好N95口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肺结核的传染源是痰菌阳性的结核病人,如果肺结核患者反复检查痰菌为阴性,那么也是没有传染性的。其次结核杆菌也可以感染人的胸膜、骨骼、脑脊液、皮肤、软组织等,造成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皮肤结核等,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生活接触是不会造成传染的,我们也可以放心地护理和照顾这样的结核病患者。
误区二:结核病是穷人容易得的病
在早期生活在贫民窟、偏远地区的人们,常常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常年忍受饥饿,造成身体瘦弱、严重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降低,也成为了结核病易感人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结核病早已不是穷人、营养不良者的“专利”。在结核病患者中,年轻白领及在校大学生有增多趋势。一方面,随着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模式,精神和身体压力逐渐增大,近年来,伴随着行业“内卷”,加班、熬夜似乎成为常态,过度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结核杆菌容易乘虚而入。还有些年轻人过分追求瘦身、减肥,导致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更有因此患有厌食症者,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从而造成结核病易感。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保证足够睡眠、避免长期劳累状态,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摄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办公室工作者还要避免久坐,适当进行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误区三:一旦得了结核病就终身无法痊愈
结核病又称“痨病”,一些经典的影视剧场景中经常上演这样一种剧情:在一个破旧的难民区,窝棚中躺着面色惨白、瘦骨如柴、虚弱无比的病人,村里人对他绕道而行,病人声声咳嗽后便口吐鲜血而死。这是对于结核病人患病情况的经典场景特写,同时也在人们的印象中留下了肺结核不可治愈的深刻记忆。事实上,也是在早期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未出现之前,结核病患者面临无药可治、靠自身免疫力决定最终疾病结局的悲惨境况。然而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出现和更新换代,结核病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治疗并且可以治愈的疾病。医学的进步已告别了“谈结核色变”的旧时期,国家每年对于防治结核病的医疗投入和医疗防治策略显示出强烈的消灭结核病的信心和决心。需要强调的一点,虽然我国抗结核病治疗医疗领域日益发展,抗结核新药层出不穷,但因结核病治疗周期长,且耐药结核病患病率不断升高,结核病的诊治仍需要患者对疾病本身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依从性,治疗中断和耐药产生均可导致疾病反复甚至迁延不愈。综上,面对我国的结核病诊治现状,患者仍需要对结核病的治疗抱有乐观的态度的同时,更要付出积极的行动。
误区四:结核病的治疗,只要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了
普通的细菌性肺炎,经过短期抗生素治疗就可以痊愈并停药,相比之下,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周期通常较长。有些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发热、咳嗽、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不舒服的主诉,有些患者自认为治愈而未遵医嘱坚持用药,选择自行停药,导致疾病反复。需要科普的一点是,虽然结核病人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短期症状消失,但是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并 没有被完全杀灭,抗结核的治疗需要结核病患者要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抗结核药物具有肝肾功能的副作用,需要定期检测生化指标,所以结核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诊复查,监测肝肾功能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误区五:结核病康复后,不会再发病
结核病在治疗后,抗结核药物并不能杀灭所有的结核杆菌,部分结核杆菌在体内可以长期生存,处于持留状态,和患者机体免疫力斗智斗勇,当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时候,部分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结核菌死灰复燃,慢慢生长繁殖,当生长到一定数量后,会再次导致结核病复发。患者康复后切莫大意,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结核病复发。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既往患有肺结核再次复发的病人,切莫自行诊治,服用既往口服的药物来二次治疗,认为同一种病同样的药物就可以治疗。事实上,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治疗,尤其对于复发的患者,体内的结核杆菌很可能出现耐药等情况,需要专科医院进行病原菌的耐药基因检测以指导临床药物的选择。药敏实验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辨别体内结核菌对常见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针对性的个体化用药策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有利于结核病的诊治。
总之,普及和引导全民正确认识结核病相关知识,对国家结核病防治的整体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最终消灭结核病的目标在医务人员努力的同时更需要全民参与进来,一起打赢消灭结核病这场硬仗!
文/呼吸科 周洁